随着人口红利和流量红利的逐渐消失,移动互联网进入下半场;我们也告别了增量市场,迎来了存量市场。而存量与增量市场最大的区别在于:失去了“野蛮”生长的土壤,获客成本越来越高…
与此同时,由于经济环境的影响和资本市场的现状,也使得互联网创业者开始考虑收入的问题——因为只有在获取、留存用户的同时,选择盘活用户、把既有流量最大化变现,才能自己“造血”!
也因此,商业化与流量变现,成为了当前移动互联网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之一!
不过,移动应用的商业化变现都有哪些方式?具体的效果又如何呢?本文就将介绍 7 种 APP 的变现模式——
1.应用内购买(免费+增值服务)变现
即可以让用户免费下载并使用 APP 的一些基本功能;而当用户需要使用更高级的功能、拥有更多 APP 使用权限时,则需要付费才能解锁并使用。应用内购买(免费+增值服务)变现模式适用于游戏、视频、音频、工具、知识社区、社交、资讯、特色功能(如菜谱类 APP)等多类 APP。比如——
游戏类 APP(如王者荣耀)通过吸引用户充值虚拟货币购买游戏装备来实现变现收益;

视频(如爱奇艺)、音频类 APP(如蜻蜓FM 等)通过会员模式(会员免广告、提供仅会员可观看的节目)实现变现收益;

工具类 APP(如百度网盘)通过提供更多更高级的功能和特权享受(如人工服务或更大的存储空间等)实现变现收益;
知识社区类 APP(如知识星球)通过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内容实现变现收益等。
但促使用户付费而得以变现的前提,首先要求 APP 具备非常好的用户粘度;此外,APP 的增值服务还要具备很强的价值性和不可替代性。
2.广告变现
通过在 APP 上展示广告以获取收益的变现方法——收益来自于广告主的推广预算。
对于 APP 开发者来说,在诸多的变现方式中,“广告”可能是其中最直接、最快速、也最有“钱”力的一种模式;且几乎适用于所有类型的 APP。
此外,按广告营销目的的不同,广告业务还可分为品牌广告和效果广告两种。
售卖品牌广告,一般来说会采用 CPD/CPT(以时间来计费)的结算形式。这种包断流量的采购模式一般比较符合品牌广告主的大规模曝光需求,因此也称为品牌广告;售卖效果广告,一般采用 RTB 实时竞价模式,以 CPM、CPC、CPA(激活、注册等)的方式进行结算。
而就效果广告而言,媒体又可采用以下三种方式——
1)接入网盟/ADX 托管变现:即一些 APP 会以 SDK 的方式与市场上大的网盟/ADX 进行对接,依靠第三方平台进行流量变现。一般处于商业化变现初期的 APP 或者用户规模比较小的 APP 会采用这种方式。这种方式的好处是简单便捷,可以即时产生收益;不足之处在于价格、填充不可控,且广告质量不可控。所以通常注重自己品牌和用户体验的 APP 会严格限制这种变现模式的开展。
2)自营广告平台变现:即 APP 开展自己的广告平台业务,发展直客、代理商并对接需求方平台(DSP、网盟/ADX 等)以进行流量变现。一般高知名度、大体量、商业化成熟的 APP——如微博、微信、今日头条、爱奇艺等,为了将流量售卖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大多会采用这样的方式。这种方式的好处是收入、质量都可控;不足是无论是销售、运营,还是产品技术开发,都有很大的成本和时间周期,费时费力风险也高。因此,美数君建议:在开展自营广告平台业务初期,媒体选择与第三方技术服务平台合作,在技术、产品,甚至销售与运营上采用 SaaS 或 In House 的方式,或许是明智之举。比如美数AdMate 产品及其服务,就是为各类型媒体提供整套广告变现解决方案的第三方服务平台的典型代表。
3)建立流量广告联盟:即一些垂直类、具有优势品牌和流量的 APP 会通过整合行业流量,来进一步扩大流量池,以此来提升广告变现收益。比如美柚,其将一些其他女性类 APP 手中的流量汇集,从而形成较大规模流量联盟平台,以此争取到更多广告预算。这种方式算是第二种方式的升级版,优势和不足也基本相同。
3.电商导购变现
*严格意义上说,电商导购变现模式也属于广告变现的一种,但他的潜在价值却比起其他广告服务模式高出很多。
即依赖用户 APP 内购买行为进行变现。可以分为电商CPS 和自营电商——电商CPS 指电商的代运营。即商家把商品放到某 APP 上进行售卖,如果用户进行了购买,媒体就能获得相应的收益,如美柚 APP 里面的柚子街;而自营电商,指 APP 自己开发周边产品并进行 APP 内出售,没有第三方的介入,如豆瓣豆品。

电商导购变现模式适用于社区(如美柚)、社交(如微博)、工具(如网易云音乐)及短视频(如抖音接入的“购物车”功能)等多类 APP。但若想使用电商导购模式创造出可观的收入,首先要求开发者能具备良好的技术能力,以对用户进行个性化的商品推荐。
4.硬件销售变现
当用户对于 APP 某项功能具有极高的使用粘度,或者是 APP 在某个领域具备一定的用户权威后,延伸到上游去进行硬件开发和售卖,以获取变现收益。如美图秀秀从工具类 APP 跨界到手机领域,墨迹天气推出了智能硬件产品“空气果智能空气监测仪”等。
当然,凭借应用的单点功能优势进入硬件领域,企业面临的挑战会比较大。毕竟对于企业来说,选品、质控、供应链、销售链等都是新领域,而且还要面对同类产品的竞争,以及还必须要为应用产品添加新价值,以保证老用户留存和新用户拓展。
5.线下服务变现
APP 还可以与自己的线下实体店,或其所提供的线下服务联动做变现。模式可参考新零售便利店(如京东)、打车软件(如滴滴)、外卖服务(如美团)、家装家居类平台(如美乐乐)等。
6.数据信息变现
“数据是企业的核心资产!”因此,如果 APP 掌握海量的价值数据,比如房产 APP 的注册用户数据、天气类 APP 的实时天气信息数据等,并合理合法利用这些数据与第三方进行合作交易,将拥有巨大的变现潜力。
7.信息发布服务变现
市场上存在很多的信息不对称,比如招聘信息、二手买卖信息(房、车等)、房产信息、宠物收养信息等。因此,APP 可以提供信息发布服务,并从发布方或获取方收取一定费用,以进行平台变现。
附:多类型 APP 变现玩法一览
1)视频类 APP
以爱奇艺为例。爱奇艺的变现主要依靠会员收费、在线广告、内容分销等。其中,会员收入达到 106 亿元,在线广告收入 93.3 亿元。这两大模式是爱奇艺主要收入来源,占全年公司收入(250 亿)的 80%。

2)音频类 APP
以蜻蜓FM 为例。据悉,在收入方面,蜻蜓FM 约有一半收入来自于线上广告,而另外一半收入,基本由付费内容(包年/包月会员制)贡献。
3)短视频类 APP
以抖音为例。抖音主要采用 4 种变现模式——1.广告(原生信息流)变现;2.卖货(电商)变现;3.知识付费变现(在抖音上免费展示一部分知识内容,如果用户有兴趣深入学习,则需要为相关知识课程付费。而抖音从中会收取部分利润分成。);4.线下引流变现(线下服务商通过与抖音合作,实现线上对线下的导流)。其中,广告是抖音的主要收入来源,且效果广告占比超 90%。
4)社交类 APP
以陌陌为例。陌陌主要是以直播+增值服务来变现。其中,直播占比 77%;增值服务占比 18.8%(增值服务主要包括:会员订阅、游戏礼物打赏、聊天礼物赠送、商城收入等)。
5)阅读类 APP
以快看漫画为例。其尝试了这几种变现方式——1.游戏联运(设有合作游戏的推荐下载入口);2.周边商城变现;3.内容付费;4.广告变现;5.跨界合作(比如旗下《快把我哥带走》,就进行了影视改编)。

6)工具类 APP
以墨迹天气为例。工具类 APP 墨迹天气的变现模式主要是广告——根据其招股说明书显示,2014 年、2015 年、2016 年和 2017 年,墨迹科技的互联网广告信息服务收入占比分别为 94.84%、98.12%、98.99% 和 98.86%;此外,2014 年、2015 年、2016 年和 2017 年,墨迹天气智能硬件的收入占总营收比例分别为 4.97%、1.77%、0.89%、0.91%,贡献有限。

7)女性亲子类 APP
以美柚为例。据悉,美柚变现来源主要由电商导购和广告构成,且二者几乎分别创造了一半的收入。
对于 APP 开发者而言,同一种变现方法被不同类型的 APP 运用,效果可能截然相反。因此,APP 进行商业化变现之前,首先要了解自己的 APP(APP 最大的价值是什么?定位是什么?功能是什么?运营场景是什么?),了解自己的用户(用户身份?用户偏好?用户行为习惯?用户粘性有多大?);而后再结合自身 APP 的实际情况,不断的通过数据分析,总结适合自己的变现方式。如此,才能实现更高的变现收益!
最后,如果您有任何有关媒体广告变现的困惑或见解,也欢迎您随时联系美数君。我们期待跟各位有更深层次的交流和探讨,并将给予您一些最实用的变现实战经验和思路~